為適應新時代國家對于文化遺產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任務、新要求,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者和廣大公眾提供更加專業、優質的資源與服務,全面反映我國非遺保護工作成果,2019年3月21日(春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www.ihchina.cn,以下簡稱“中國非遺網”)經過改版,以嶄新面貌發布上線。如今,新版中國非遺網已上線運營一周年,迎來了一歲生日。一年時間里,感謝您與我們一同見證這個平臺的成長與變化。
及時發布專業資訊
一年來,我們聚焦非遺領域最新動態,及時、全面發布專業資訊,現場進行采編報道,網站累計更新信息1580條,發布圖片6976張,編輯文字量超過500萬字。其中,自主編撰的原創性內容379篇。
深化拓展欄目內容
“政策”欄目新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15份法規文件,及時傳達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最新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
“清單”欄目新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數據3154個;更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內容,增加了2019年新列入的42個項目清單,保證了網站專業信息的權威性、準確性。
“資源”欄目新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第二屆中國好手藝展等重大活動圖集8個,含現場拍攝的精選圖片289張;“展覽”版塊上線了“中國25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10周年”專題,網站資源不斷豐富。
網站首頁發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圖”,以中國標準地圖為基礎,以互動效果、分門類、按區劃展示我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數據,顯示效果更加生動、直觀。
持續優化后臺功能
網站后臺增加、優化了文章統計、點擊量統計、績效統計、資源庫管理、批處理操作等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網站管理工作效率,高效、穩定的管理發布系統也為前端內容的不斷豐富擴充提供了有力支撐。
準時上線節慶美圖
在努力深耕專業內容的同時,我們也十分重視視覺設計,不負網友對于我們建設“最美非遺網”的期待。每遇節氣節慶或重大非遺事件,我們都會設計制作網站首頁焦點圖,用美圖重點宣傳推介。
廣泛吸引用戶訪問
根據百度統計工具的數據顯示,中國非遺網上線一年來的總瀏覽量達316.6萬次,訪問用戶242.3萬人,單月最高瀏覽量36.3萬次。這里不僅有非遺保護工作者、傳承人、研究者、媒體工作者,還有千千萬萬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普通網友。
不知這份上線一周年的答卷,大家是否滿意?
感謝
感謝一年來為中國非遺網建設提供寶貴建議、意見的用戶,感謝一直以來關心、關注中國非遺網發展的朋友,正是你們的支持、認可與鼓勵,才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利用這一平臺開展非遺保護與傳播工作,不斷記錄前行的非遺保護事業。
新的一年,期待與你們同在,
攜手并肩,砥礪向前!
歡迎訪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www.ihchina.cn)